全国客服电话
400-000-9626
首页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为山茶科、山茶属常绿乔木,与油棕、椰子、油橄榄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食用油料作物,也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传统木本食用油料植物。茶油是油茶籽经提取制得的植物油脂,味香色清、营养丰富,是一种健康、高质的食用保健油,被誉为“东方橄榄油”。


油茶籽油营养丰富,含维生素 E、山茶苷、角鲨烯等。油茶籽油以油酸为主体的不饱和脂肪酸高达 90%,高于菜籽油、大豆油和花生油等。油茶籽油中油酸与亚油酸比例达到国际公认最佳食用油脂肪酸结构比例(10:1)。油茶籽油还富含 VE 和钙、铁、锌等微量元素。油茶籽油中所含氨基酸的种类是所有食用油中最多的,具有较高的营养和保健价值。


油茶籽油还含有特殊生理活性物质,如茶多酚、鞣质具有重金属解毒和抗辐射作用,可使锶 90和钴60排出体外,能阻止骨髓被放射性物质侵害,有“抗辐射之星”的美誉;还原性较强,可清除氧自由基,增加血液含氧量,使人精力旺盛,预防因疲劳导致的神经衰弱疾病。皂苷能调节免疫能力、抗疲劳、抗低温应激、抗脂质氧化、抗突变、能有效调节肾功能。角鲨烯能加速血液循环,消炎,修复皮外伤、烫伤等伤口细胞。

此外,油茶籽油也是化妆品常用的植物油之一,在我国民间油茶籽油更是妇女最佳的养颜美容品,油茶籽油对310 nm 波长处的中波紫外线( UVB) 有很强的吸收能力,所以可作为一种优质的天然高级美容护肤品原料。


研究发现,经过加工后的冷榨油茶籽油是一种优质天然美容护肤品用油。冷榨油茶籽油渗透力强,易于被皮肤吸收,能够调节皮肤水油平衡,改善皮肤老化的状况,且油茶籽油中含有的角鲨烯能够改善皮肤,增强皮肤抵抗力,茶多酚能够吸收放射性物质,阻挡紫外线、清除紫外线诱导的自由基,防止皮肤衰老和雀斑的生成。


油茶鲜果制取茶油须经脱壳清选、干燥及提取等加工工序,对茶油品质、出油率和油脂风味有重要影响,创新油茶加工工艺对提高茶油品质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人们对茶油营养保健价值、经济价值的进一步认识,开发生产高附加值的茶油化妆品、日用化学品和医药系列产品具有很大潜力。此外,创新利用油茶果壳和油茶饼粕对提升油茶的综合利用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油茶加工技术

1

油茶果脱壳分选技术

油茶果壳不含油脂,对提取茶油不利,需对其进行脱壳分选处理。目前,油茶果壳脱壳清分选技术的研究主要包括脱壳与分选原理研究、机械设备研发、结构仿真与优化设计。油茶果脱壳分选设备的研究有助于突破现有人工处理效率低、分选效果不理想的困境,能够带动油茶产业的发展,提高油茶产区的经济效应。


2

茶籽干燥技术

干燥作为防止食品腐烂、提高储藏期的重要措施,是加工过程中的关键工序之一。目前在大部分农村油茶种植区,仍采用自然干燥方式,效率低且易受天气影响。在烘干、晒干、堆沤和阴干4种干燥处理方式中,研究发现烘干在维持茶油的低酸值及保留天然物质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3

茶油提取工艺

茶油提取工艺是油茶加工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对茶油的理化指标、生物活性成分、挥发性风味物质及脂肪酸的含量与组成等具有显著影响。目前得到广泛应用的茶油提取工艺主要有压榨法、浸出法、超临界萃取法、水代法和水酶法等。


压榨法工艺简单、无化学残留或乳化现象,但是高温下易产生有害物质且易使蛋白质变性。水代法、水酶法制取茶油能更好地保留茶油内的活性成分和营养物质,是现代绿色制油技术的重点研究方向,但是由于茶油内存在复杂的天然乳化活性物质,以这 2 种方法制油都会产生严重的乳化现象。因此,需进一步探索“绿色、高效、经济”的茶油提取技术,以推进现代绿色茶油提取技术的工业化应用。


油茶副产物的综合利用

1

油茶果壳的综合利用


油茶果壳是油茶果的果皮,一般占整个茶果鲜质量的50%~60%。油茶壳经炭化、活化后再加入适当的化学药剂处理,可生产高效除臭剂。利用油茶果壳制备栲胶可生产出单宁质量分数达60% 以上的栲胶产品


油茶果壳含有大量的木质素,且具特有物理结构,是生产活性炭的良好的原料,利用油茶果壳经炭化、活化可生产具有较高活性和吸附能力的活性炭,其综合性能良好,各项质量指标,如活性、得率、原料消耗及生产成本等均接近或优于其它果壳或木质素原料。


油茶果壳中还含有多种化学成分,用作栽培香菇、平菇和凤尾菇等食用菌的培养基,所生产的食用菌,其外部形态和营养成分接近或优于棉子壳、稻草和木屑等培养材料。


2

油茶饼粕的综合利用


油茶饼粕是指将油茶籽进行压榨除油后剩余的固体残渣,除含有油脂外还有蛋白质、多糖、多酚、茶皂素等物质。由于油茶饼粕味苦、有毒等原因,目前油茶饼粕只有少量用于茶皂素的提取,大部分则被用作清塘剂或饲料,甚至被废弃,造成了资源浪费。


研究发现油茶饼粕粗提物中含有预防紫外线对皮肤细胞造成损伤的活性物质,随着油茶饼粕有效成分的明确,其有效成分的提取及利用逐渐成为关注的热点。


油茶饼粕中优质蛋白可达12%~20% 且氨基酸比例均衡,是良好的蛋白质原料,可开发为蛋白质添加剂或者动物蛋白替代品。多糖作为油茶饼粕中的主要物质,在30%左右。油茶饼粕多糖可通过清除自由基、减轻自由基带来的损害、提高机体抗氧化酶活性的途径起到降血糖的作用。


油茶饼粕含有10%~15% 的茶皂素,茶皂素是一种糖式化合物,是一种天然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具有较好的乳化、湿润、发泡等功能。油茶多酚是一种多羟基化合物,具有一定的酸性,强光照射下易变质。油茶多酚对脑损伤有良好保护作用,可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增强其他抗氧化剂效果等功能,还能调节食用者体内自由基代谢平衡,预防相关疾病的发生。


目前,关于油茶精深加工的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但产业发展依然具有较高技术需求。


首先,在采收油茶果实、去壳、晾晒、储藏等阶段推行智能机械化。机械化采收装备与技术的研究发展,对推进油茶规模化种植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技术不断改进,制油工艺从传统的低效、处理量小、废弃物多的压榨和浸提法转向绿色节能、规模化的绿色溶剂体系及近临界流体生产。


其三,加工剩余物资源的高值化利用,除了压榨茶油外,加大对油茶饼粕、油茶果壳等原料中有效成分的提取,研究和开发,挖掘在化工、医药、食品等领域的潜能,延长产业链。


针对加工副产物组分复杂特点,创新热化学转化及发酵工程技术,将加工剩余物资源充分利用,生产有效活性成分、成型燃料和生物肥料,可以大大地提高产业附加值,从而极大地提升产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