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八、转基因油脂检测
由转基因油料加工而成的终端产品,即使其中已不再含有或检测不出转基因成分了,仍然需要标识。
世界上近70个国家和地区制定了转基因产品的标识管理制度,绝大多数国家是定量标识,即阈值管理,我国采用定性标识,但定量标识是世界发展趋势。
转基因成分不表达于甘油三酯中,仅表达在蛋白质、脱氧核糖核酸(DNA)中,食用油产品中是否还能检测到残存的蛋白质和DNA,是标识的前提。
蛋白质检测常用免疫学方法,要求蛋白质具有高级空间结构,但油料油脂加工中加热、挤压剪切、酸碱处理等复杂处理破坏了其高级结构,且进入油脂中的蛋白质含量甚微,不易扩增,采用一般方法是检测不到的,易造成检测结果假阴性。
相比之下,DNA一级结构(脱氧核糖核苷酸序列)在加工过程中较稳定,且易扩增,即使一定程度的降解也不会影响其检测效果,关键是要从油中提取分离得到DNA。
以前认为脱胶油不含DNA,现在不但能从毛油、脱胶油提取到DNA及其片段,还能从脱色油、脱臭油中提取到微量DNA片段,从而完成转基因成分检测。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油脂中可能检测到残留的DNA片段,但经复杂制炼工序后,油中残留的DNA已经被严重破坏成碎片状,片段很短,分子很小且含量极低,失去了活性,通常不存在食品安全问题。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高度精制的食用油是不含转基因成分的。